经典解读

雷公问岐伯曰:余读《内经》

学习经典是中医人的必经之路。但是能钻研进去的人却很少,因为经典的晦涩难懂、解读文字的编排让人失去阅读兴趣、极易抓不住重点。我们花费了大量精力,在提高你的学习效率上做了很多革新。

请到帮助中心的“关于会员”中点击“家慧会员看到的经典学习(图示)

经典著作: 
原文: 
雷公问岐伯曰:余读《内经》载五行甚详,其旨尽之乎?
岐伯曰:五行之理又何易穷哉。
雷公曰:盍不尽言之?
岐伯曰:谈天乎?谈地乎?谈人乎?
雷公曰:请言人之五行。
岐伯曰:心肝脾肺肾配火木土金水,非人身之五行乎。
雷公曰:请言其变。
岐伯曰:变则又何能尽哉,试言其生克。生克之变者,生中克也,克中生也,生不全生也,克不全克也,生畏克而不敢生也,克畏生而不敢克也。
雷公曰:何以见生中之克乎?
岐伯曰:肾生肝,肾中无水,水涸而火腾矣,肝木受焚,肾何生乎?肝生心,肝中无水,水燥而木焦矣,心火无烟,肝何生乎?心,君火也,包络,相火也,二火无水,将自炎也。土不得火之生,反得火之害矣。脾生肺金也,土中无水,干土何以生物,烁石流金,不生金,反克金矣。肺生肾水也,金中无水,死金何以出泉,崩炉飞汞,不生水反克水矣。盖五行多水则不生,五行无水亦不生也。
雷公曰:何以见克中之生乎?
岐伯曰:肝克土,土得木以疏通,则土有生气矣。脾克水,水得土而蓄积,则土有生基矣。肾克火,火得水以相济,则火有神光矣。心克金,然肺金必得心火以煅炼也。肺克木,然肝木必得肺金以斫削也。非皆克以生之乎。
雷公曰:请言生不全生。
岐伯曰:生不全生者,专言肾水也。各脏腑无不取资于肾,心得肾水而神明煥发也,脾得肾水而精微化导也,肺得肾水而清肃下行也,肝得肾水而谋虑决断也,七腑亦无不得肾水而布化也。然而取资多者,分给必少矣,亲于此者疏于彼,厚于上者薄于下,此生之所以难全也。
雷公曰:请言克不全克。
岐伯曰:克不全克者,专言肾火也。肾火易动难静,易逆难顺,易上难下。故一动则无不动矣,一逆则无不逆矣,一上则无不上矣。腾于心,燥烦矣;入于脾,干涸矣;升于肺,喘嗽矣;流于肝,焚烧矣;沖击于七腑,燥渴矣。虽然肾火乃雷火矣;亦龙火也,龙雷之火,其性虽猛,然聚则力专,分则势散,无乎不克,反无乎全克矣。
雷公曰:生畏克而不敢生者若何?
岐伯曰:肝木生心火也,而肺金太旺,肝畏肺克,不敢生心,则心气转弱,金克肝木矣。心火生胃土也,而肾火太旺,不敢生胃,则胃气更虛,水侵胃土矣。心包之火生脾土也,而肾水过泛,不敢生脾,则脾气加困,水欺脾土矣。脾胃之土生肺金也,而肝木过刚,脾胃畏肝,不敢生肺,则肺气愈损,木侮脾胃矣。肺金生肾水也,而心火过炎,肺畏心克,不敢生肾,则肾气益枯,火刑肺金矣。肾水生肝木也,而脾胃过燥,肾畏脾胃之土,不敢生肝,则肝气更凋,土制肾水矣。
雷公曰:何法以制之乎?
岐伯曰:制克以遂其生,则生不畏克,助生而忘其克,则克即为生。
雷公曰:善。克畏生而不敢克者,又若何?
岐伯曰:肝木之盛,由于肾水之旺也,木旺而肺气自衰,柔金安能克刚未乎?脾胃土盛,由于心火之旺也,土旺而肝气自弱,僵木能克焦土乎?肾水之盛,由肺金之旺也,水旺而脾土自微,浅土能克湍水乎?心火之盛,由于肝木之旺也,火旺而肾气必虚,弱水能克烈火乎。肺金之盛,由于脾土之旺也,金盛而心气自怯,寒火能克顽金乎?
雷公曰:何法以制之?
岐伯曰:救其生不必制其克,则弱多为强,因其克反更培其生,则衰转为盛。
雷公曰:善。
前辈论述:

首先向千百年来致力于中医传承、解决人民疾苦的中医前辈致敬!

我们精心挑选了 2 条前辈论述,并经过大量的文案编辑,以极大地提高你的阅读和理解的效率。

前辈论述就好比是专题研讨、专家会诊。这是他们在多年成功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、深思熟虑的论述。

认真学习前辈论述是一种更深度、更广泛、更便捷、更有效的师承。在这里,我们会看到中医大家的思想火花,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光芒。

成为家慧会员就可以查看具体内容。

案例参考:

在适合的情况下,我们将挑选精彩案例以及辨证过程,提高你的阅读和理解的效率。学习案例是学习中医的重要方式。

学习案例时,不要迷惑于它们神奇的效果,而是要学习其辨证与分析的过程、以及用药的方式。一个问题,中医可能有多种治疗方式,重点在于观察与辨证。

成为家慧专业会员就可以查看具体内容。

 


点击加入QQ群,我们会经常在这里分享对大家有帮助的信息:

目前 用户二群 172377202 、用户三群 175019433、用户四群 337400275 均可自由加入(用户一群已满)。
各用户群是一样的,请不要、不要重复加入

家慧中医学术群163909875,在职或退休中医生、正规中医学院学生、中医学院老师、中药剂师(需要身份认证)

申请入群被拒的原因

关于我们       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2022   www.jh816.com   All right reserved   家慧中医版权所有